光影雕刻荧屏,央视玉兰盛放在六月。剧评节
6月19日至23日,第届电视动电为期五天的上海视文第28届上海电视节昨晚圆满闭幕,作为中国电视剧三大奖之一的行业“白玉兰”奖也一一揭晓。
本届节展共征集了来自五大洲49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标近1900部电视作品,它们“质”“量”双升,杆推竞争激烈,化分有22部作品入围参与最后的层破角逐。
《人世间》《县委大院》《大决战》《三体》《亲爱的央视小孩》等获奖作品值得祝贺,但其他多部未获奖作品也有亮眼表现。剧评节
评奖标准的第届电视动电两个追求
近两年中国优秀的现象级电视作品比较扎堆,“白玉兰”奖的上海视文评选不仅是一个行业的活动,还是行业这个行业在国家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整体检阅,通过“奖”的立标方式,来激励带动整个社会为建构当代中国文化做出一份贡献。
评奖不仅着眼于当下,还着眼于过去和未来。
它是三个时间的交汇点,既要考虑到历史的传承,也要考虑到对当下的精准把握和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态势的引导。
能够在“优中选优”中跳脱出来的作品,应力求遵循两个维度的考量:即能够获得业界认可及观众认可,主题触动人心、内容人文关怀、制作精良准确。
电视节的三个特征
上海电视节紧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之后举办,与上影节同样具有专业性、国际性和惠民性。
相比较而言,国际主流的电视节远比电影节少得多,电视节更多地对应播出制作平台,电影节的主体是对接每一个具体的观众,虽然从整体上电影节的社会关注度要更高一些,但电视剧、纪录片、动画、综艺等电视节目是日常化的,具有更庞大的群众基础,就像大众的“家常菜”。
本届上海电视节包括开幕式、电视市场、白玉兰论坛、“白玉兰飘香”惠民放映导赏活动、“白玉兰绽放”颁奖典礼五大板块,是家门口一桌国际文化大餐,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,促进中国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“走出去”的五个圈层
上视节的举办对中国电视作品“走出去”有极大的宣传推介与激励作用。
促进作品“出海”已经成为中国电视节目近年来的一种趋势,推动中国电视作品“走出去”,须既有战略,又有战术。
首先注重台网融合,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电视媒介;其次须分层次进行输出,可以将全球初步划分为五个文化圈。
第一圈是西方、欧美等距离我们价值观最远的文化圈;
第二圈是欠发达国家区域,比如东欧或者非洲的相对发达地区及澳洲等地;
第三圈是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,他们的生活状况跟中国相似;
第四圈是中华文化的辐射圈,比如日本、韩国及东南亚地区,这个圈内对中国文化有亲近感;
第五圈即最近的一小圈港澳台,虽然因为历史原因有所差异,但是它还是属于大中华地区,可以先以香港、澳门、台湾为第一站,然后再往中华文化的辐射圈出口。
作为总台主办的重要节展之一,总台携手上海电视节不断拓展传播影响力、创新办节机制,凸显上海地方特色及其专业性和国际性,该节已经成长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电视交流平台之一。
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,在上海电视节这样一个国际性交流平台上,没有输赢,只有共赢,中外同行通过交流沟通,分享成果,互鉴互促。
“走出去”“引进来”,将成为未来中国电视行业的常态。
日前,江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会议召开。记者注意到,会议提出实施江门“广东第一田”三年提升工程,着力将江门“广东第一田”建成亩产千斤、两 ...
本报北京6月11日电记者牛梦笛)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制作的纪录片《李苦禅》开播仪式11日在北京举行。该片6月1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-4)首播,央视频、央视 ...
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(记者 高凯)随着2023年高考的结束,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暑期档缓缓拉启大幕。据已公布片单,6月至8月,超过70部中外影片定档,除了品类繁多,其中更不乏颇具号召力的大体量作品 ...
当地乡亲品尝饼类 6月22日—24日,由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,各市文化和旅游局、非遗保护中心、沁县文化和旅游局、沁县文化馆协办的“山西省曲艺类非遗青年传承人调演暨沁州书会系列活动”在 ...
《独行月球》以超过三十一亿元票房获得二〇二二年度国产电影票房亚军。出品方供图 近期,科幻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、科幻剧集《三体》和科幻微短剧《柳夜熙·地支迷阵》等引发持续关注。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等 ...
新浪娱乐讯 5月21日,李宇春“周末愉快”主题演唱会北京开启首唱,舞台造型摩登百变,视觉听觉双重盛宴。 ...